1 | 1)既往对任何型肉毒毒素或试验药物其他组分有过敏反应的受试者; |
2 | 2)患有任何暴露于A型肉毒杆菌毒素会增加患病风险的神经系统疾病,包括周围运动神经疾病(如肌萎缩侧索硬化和运动神经病),及神经-肌肉接头疾病(如兰伯特-伊顿综合征、重症肌无力); |
3 | 3)使用肉毒毒素(任何血清型)进行免疫治疗,在试验期间预期需要肉毒毒素治疗(任何血清型,研究治疗除外),或有肉毒中毒史; |
4 | 4)筛选前6个月内或预期在研究期间计划在面部注射A型肉毒毒素; |
5 | 5)筛选前3个月内或预期在研究期间计划在面部以外的其他身体部位注射超过200 U的A型肉毒毒素; |
6 | 6)在治疗部位存在肌无力或者肌肉萎缩,或存在面部神经麻痹史(如Bell麻痹); |
7 | 7)在注射部位存在活动的皮肤疾病、感染或者炎症; |
8 | 8)明显的面部不对称,眼睑下垂或病史、明显的眉毛下垂或病史,过度的皮肤松弛,深的真皮瘢痕,厚皮脂皮肤; |
9 | 9)在放松状态下研究者无法通过物理手法将眉毛内侧拉开达到完全或几乎完全消除眉间纹; |
10 | 10)House-Brackmann面神经功能分级的任一分类达到2分或以上; |
11 | 11)筛选前12个月内或在研究期间不愿意避免使用可能影响眉间部位的手术,如:激光换肤,额头、眉间、眉和眉下部位的软组织填充; |
12 | 12)在筛选前的9个月内在前额使用化学剥脱术(中层或深层),或研究期间在前额使用任何化学剥脱术; |
13 | 13)筛选前30天内或研究期间在治疗部位使用可能干扰治疗部位评价的局部类固醇(如氢化可的松、曲安奈德); |
14 | 14)筛选前3个月内或预期在研究期间计划在治疗部位使用维A酸类药品,或研究者判断可能影响治疗部位疗效评价的产品; |
15 | 15)筛选时12-导联心电图(ECG)异常达到下列标准:QTcF间期>450 ms(男性)或 >450 ms(女性),2度或3度房室传导阻滞,PR间期>220 ms,心房颤动,室性心动过速,QRS波持续时间> 119 ms。QTcF = QT/(RR^0.33),RR是标准化心率,RR为60除以心率。 |
16 | 16)筛选前6个月内有临床意义的的高钾血症(高钾)、低钾血症(低钾)、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TdP)、不稳定型心绞痛、心肌梗死、充血性心力衰竭或有QT延长家族史(长QT综合征); |
17 | 17)血压未得到有效控制(收缩压≥160 mmHg和/或舒张压≥100 mmHg)的高血压患者。经降压药物治疗得到有效控制的受试者可以入组,研究者可根据受试者情况重复测量; |
18 | 18)治疗前3天内或预期在治疗后3天内使用可能影响肌肉神经接头功能的抗生素,例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如庆大霉素、新霉素)、多肽类抗生素(如多粘菌素B)、四环素类、林可霉素类,不包括外用抗菌素; |
19 | 19)研究期间使用神经肌肉阻滞药物(如箭毒类物质); |
20 | 20)筛选前30天内或研究期间使用抑制免疫系统的药物,包括但不限于,环孢霉素,甲基强的松龙,强的松,甲氨蝶呤,阿法赛特,或英夫利昔单抗; |
21 | 21)偏头痛病史,或偏头痛家族史; |
22 | 22)出血性疾病病史; |
23 | 23)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或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2.5×正常值上限(ULN),总胆红素(TBIL)>2×ULN。男性患者血清肌酐≥133 μmol/L(1.5 mg/dL),女性患者血清肌酐≥ 124 μmol/L(1.4 mg/dL),或估计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60 mL/min/1.73m2 ,使用CKD-EPI (2009) 肌酐等式计算,eGFR =141×min (SCr/κ, 1)α×max (SCr /κ, 1)-1.209×0.993年龄×1.018 [如女性]; |
24 | 24)血钾超出正常值范围; |
25 | 25)乙肝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HCV)抗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梅毒螺旋体抗体任何一项呈阳性; |
26 | 26)试验期间预期需要进行可能影响试验药物疗效或安全性评价的手术或住院治疗; |
27 | 27)怀孕(筛选访视或治疗访视时妊娠试验结果阳性)、哺乳或在试验期间计划怀孕; |
28 | 28)有潜在生育能力(未永久绝育或连续停经未达到12个月)的女性不能在整个试验期间采取有效的避孕措施;未接受绝育手术的男性,性伴侣有潜在生育能力,不能在研究期间采取有效避孕措施; |
29 | 29)筛选前3个月内或研究期间计划参加试验药物或器械临床研究; |
30 | 30)经研究者评估,任何使受试者处于重大风险,可能混淆试验结果,或可能严重干扰受试者参与试验的状况或情形; |
31 | 31)经研究者判断,有酗酒或药物滥用的既往史或证据; |
32 | 32)受试者是研究者、临床研究中心或申办方雇员或雇员的直系亲属; |
33 | 33)经研究者判断,筛选前30天内或研究期间使用干扰治疗部位评估的合并治疗,包括影响凝血功能的药物(如治疗或预防心血管和脑血管疾病的抗凝药物); |
34 | 34)计划在研究期间接受任何可能导致体重发生显著变化的手术或者药物治疗; |
35 | 35)经研究者判断,受试者存在抑郁等精神疾病可能影响疗效和安全性评价; |
36 | 36)研究者认为不适于参加此项研究的受试者。 |
*以上临床试验信息摘自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临床试验登记与信息公示平台,具体入排以研究中心医生评估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