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同时或在首次给药前28天内参与另一项治疗性临床试验。如果参与的是非干预性临床试验,则可纳入本研究。 |
2 | 症状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纽约心脏病协会分级 II-IV 级)或症状性或控制不佳的心律失常;在入选治疗前 6 个月内发生过任何动脉血栓栓塞事件,包括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脑血管意外或一过性脑缺血发作;规范治疗未受控制的高血压(收缩压≥150mmHg 或舒张压≥100 mmHg)。 |
3 | 患者在筛选期有明显的QT/QTc间期延长(例如,重复测量结果显示QTc间期>450毫秒,或者有其他引起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TdP)的风险[如心衰,低钾血征,家族性长QT综合症])或合并使用可能导致QT/QTc间期延长的药物。 |
4 | 肠梗阻或以下疾病的病史:炎性肠病或广泛肠切除并发慢性腹泻、克罗恩氏病、溃疡性结肠炎或慢性腹泻。 |
5 | 首次给药前4周内接受过任何抗肿瘤治疗或首次给药前距离上次抗肿瘤治疗(包括但不限于化疗、放疗、靶向治疗)未达到5个半衰期,以时间较短者为准。 |
6 | 既往抗癌治疗的毒性反应尚未恢复到0或者1级水平(CTC AE 4.03版)(脱发除外)。 |
7 | 患者计划在参加研究期间接受其他的抗肿瘤治疗(包括抗肿瘤中草药治疗)。 |
8 | 既往接受过CD137激动剂或免疫检查点阻断治疗,包括抗CTLA-4、抗PD-1或抗PD-L1治疗抗体。 这类药物包括但不限于:Nivolumab、Atezolizumab 、Pembrolizumab等。 |
9 | 患有需要长期系统性类固醇治疗或其他免疫抑制剂治疗的疾病。但是,使用生理替代剂量的氢化可的松或其相当剂量的患者可考虑入组:早上最多20mg的氢化可的松(或5mg泼尼松),夜间最多10mg的氢化可的松(或2.5mg泼尼松)。 |
10 | 患有已知的活动性的中枢神经系统(CNS)转移。对于既往接受过治疗脑转移的患者,如果在入组前4周内临床情况稳定并且没有发生新病灶或病灶扩大的证据,并且在首次给药前7天内没有接受类固醇治疗,则可考虑入组。 |
11 | 患有软脑膜疾病。 |
12 | 具有对嵌合或者人源抗体或者融合蛋白产生严重变态反应、过敏反应或者其他超敏反应的病史,或已知对由中国仓鼠卵巢细胞生产的生物制品或KN035处方中任何组分存在超敏反应。 |
13 | 有先天性的肺纤维化、迁延性肺炎、药物引起的肺炎、先天性肺炎病史或胸部CT扫描发现任何活动性肺炎证据。 |
14 | 患有活动性的自身免疫疾病或有自身免疫性疾病史或相关症状,需要系统性类固醇或免疫抑制剂治疗。 |
15 | 首次给药前4周内患有活动性感染(CTCAE≥2级)的患者。 |
16 | 已知的肺结核感染病史,或艾滋病病毒HIV抗体阳性,活动性的乙型肝炎(HBsAg阳性且HBV-DNA≥104 copies/ml)或丙型肝炎(HCV抗体阳性且HCV-RNA定量检测≥103 copies/ml)。注:丙肝抗体检测阴性的患者不需再进行RNA检测。 |
17 | 在入选研究前 3 个月内发生任何危及生命的出血事件或需要输血、内镜或手术 治疗的 3 或 4 级胃肠道/静脉曲张出血事件;需要立即干预的食管或胃静脉曲张(例如,结扎或硬化治疗)或根据研究者的意见或咨询胃肠病学专家或肝脏病学专家认为其出血风险较高,有门静脉高压证据。 |
18 | 患有已知的可能影响试验依从性的精神疾病障碍或药物滥用疾病。 |
19 | 患者在签署知情同意前一年内,经常使用毒品(包括“娱乐性使用”)或者近期(过去一年内)有药物滥用(包括酒精)史。 |
20 | 患有有症状的或需引流的腹水或胸腔积液、心包积液。 |
21 | 怀孕或在哺乳期的患者,或者计划在本试验期间怀孕或生育的患者。 |
22 | 首次给药前4周内或计划在研究期间接受减毒活疫苗。 |
23 | 首次给药前28天接受过除诊断以外的大型外科手术或者未愈合的伤口、溃疡或骨折。 |
24 | 先前接受过异基因造血干细胞或实体器官移植。 |
25 | 研究者认为患者存在其他可能影响研究结果、干扰其参加整个研究过程的因素,包括曾经或现有的身体状况、治疗或实验室检查异常等;或者研究者认为参加该研究不能使患者获得最大的利益。 |
26 | 可预见的研究程序依从性不佳。 |
27 | 剂量扩展阶段-1除了以上排除标准,如果符合以下任何一条也不能入组:已知纤维板层HCC、肉瘤样HCC或混合胆管癌的HCC。 |
28 | 肝部病灶总体积占总肝50%及以上。 |
29 | 受试者在入组前 28 天内接受过任何抗癌治疗(包括手术、经皮乙醇注射、射频消融、 经动脉[化疗]栓塞、肝脏动脉内化疗、放疗)。 |
30 | 需要华法林或肝素长期抗凝治疗或需要长期抗血小板治疗(阿司匹林剂量≥300 mg/天,氯吡格雷剂量≥75 mg/天)。 |
31 | 有肝移植,肝性脑病病史。 |
*以上临床试验信息摘自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临床试验登记与信息公示平台,具体入排以研究中心医生评估为准